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1章 舟中来人(2 / 2)

“你小子名字倒起得有气势。”

“但你写完就完了?”

“你不画下面?”

徐砚没回,只低头从袖里拿出一小段木牌。

牌不大,巴掌宽,一面写字,另一面钉着一颗生锈的钉子。

他把那牌插在图前的第一根桩下,低声说:

“我写线不是为了守完。”

“我是为了起。”

“后面的,得看谁敢来接。”

“我在这儿写这桩,不是要立我名。”

“是留个句子。”

宁烈看了一眼,木牌上只六个字:

“我写,不等批。”

徐砚道:

“写的时候不是官叫我写的。”

“所以我不等官来批。”

“这桩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
“哪天别人真想接我这段,就看看我写的这六个字。”

“他要是也不等,那他就能接。”

“他要是犹豫——那我就不让。”

“我画的,不留给退的人。”

……

那夜,徐砚把“起线”图段缝进图册主页。

宁烈没多言,只在下方批了一行字:

【徐砚于庚午年七月,起线北图第三十段。】

【此段非调、非批、非例、非授。】

【写者自署,自名,自画,自守。】

【准挂,不准删。】

写完后,他拿了封条盖上。

老赵笑了声:“你还真认了他这一段?”

“还给挂正图?”

宁烈回:

“这线是他自己写出来的。”

“他写得住,就挂得上。”

“他哪天真撑不住了,线断了,那图自然会被撕下。”

“可他现在站着,那我就批。”

“线不是传下来的。”

“线是接上来的。”

……

“起线”挂图那天,东海来信一封。

信里只有一句:

【你们到底守这线,是守着什么?】

宁烈看完没答,只把那封信压在“起线”图下。

回了一张纸:

我们守的,不是线。

是我们自己站出来时,没打算躲的那一步。

你不理解,也好。

你敢靠近,我就封你。

不解释。

只站。

那张纸没盖章。

只钉在新桩下,跟那木牌挨着。

桩里写的是命。

牌里写的是开始。

这条线,就这样被一个又一个人的脚、手、血,一笔一笔地写了下去。

线还没画完,但线里已经有人开始立得起名了。

七月末,北海又涨三尺潮,旧潮带起一批海底沉木,沿岸漂满一夜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