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我一个道姑,怎么就成了皇后?> 第143章 薯粉定风波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43章 薯粉定风波(1 / 2)

西山演武药圃的成效,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,涟漪迅速扩散至朝堂。寒门出身的将领周岩在北境连打了几场漂亮的防守反击,其麾下斥候小队因通晓基础符箲辨识与毒瘴规避,伤亡率锐减,传回的军情越发精准及时。谢长风坐镇的“讲武堂”第一批学员结业后,迅速充实到北境各军,虽官职不高,却如同一股清流,带来了务实的作风和新的气象。

然而,寒门的崛起,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世家门阀敏感的神经。

紫宸殿,朝议。

户部尚书,出身清河崔氏的老臣崔琰,手持玉笏,出班奏道:“陛下,北境推行‘边务科’,广纳寒门,本意固边,初衷甚善。然,老臣近日接获数地州府奏报,寒门士子骤得进身之阶,多有急功近利、不谙实务者,滥用‘边务’之名,强征民田以试种新粮(赤焰薯),摊派杂役以兴修水利,民怨渐起!更有甚者,为求政绩,虚报垦荒亩数,浮夸薯粉产量,长此以往,恐非社稷之福啊!”

他话音未落,又有几位世家出身的官员纷纷附议:

“崔尚书所言极是!寒门骤贵,根基浅薄,行事难免操切!”

“边务科取士,偏重实务而轻诗书礼义,长此以往,恐致人心不古,礼崩乐坏!”

“臣闻那‘赤焰薯粉’虽于军中有用,然此物贱陋,强令百姓广种,占良田而挤粟麦,实乃舍本逐末!恳请陛下明察,缓行边务,重定科考,以正本源!”

字字句句,看似忧国忧民,实则剑指“边务科”与“赤焰薯”新政,意图遏制寒门上升势头,维护世家把持的选官渠道和土地利益。朝堂之上,暗流涌动,支持新政的寒门官员虽有心反驳,却苦于势单力薄,一时难以抗衡。

萧衍高坐龙椅,面无表情地听着下方慷慨激昂的陈词。龙案之下,他紧握的掌心却已渗出冷汗。新政阻力之大,他早有预料,却没想到对方如此快就发难,且句句扣着“民怨”、“舍本逐末”的大帽子。

就在崔琰等人以为胜券在握,准备乘胜追击,请旨裁撤“边务科”、限制“赤焰薯”种植时——

“崔尚书此言,未免有失偏颇。”

一个清冷平静的声音,如同玉磬击冰,清晰地穿透了朝堂上的嘈杂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