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怀德的嘴角抽了抽,厂里确实给苏联专家楼特批了电力,用来保证恒温煨火,他本想借此讨好娄家,没想到被张建国戳破。
"那就有劳小张师傅了。"李怀德咬了咬牙,狠狠瞪了傻柱一眼,转身离开。
午后的阳光穿过后厨的木窗,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光影。张建国揭开陶坛,陈年绍酒的香气混着各种山珍海味的鲜香扑面而来,黄酒蒸腾的雾气在阳光中竟形成了一道微型彩虹,宛如仙境。
路过后厨的娄晓娥忽然驻足,她穿着米色呢子大衣,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,精致的面容上泛起惊讶。正在这时,聋老太太不知何时拿着一只瓷碗敲了起来,苍凉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:"坛启荤香飘四邻,佛闻弃禅跳墙来..."
娄晓娥的眼睛一亮,这熟悉的词句让她想起在海外留学时读过的《闽都别记》,没想到在这北方的工厂里竟能听到。她忍不住走近,只见陶坛中食材层层叠叠,鲍鱼、海参、花胶在汤汁中微微颤动,色泽温润如玉。
"三年灾害时期,怎会有这等食材?"娄晓娥微微蹙眉,作为资本家的女儿,她对食材的珍贵更为敏感。
张建国擦了擦手,正色道:"家父曾是滇缅远征军的厨师,这些食材是当年部队秘藏的。"他顿了顿,声音低沉,"父亲临终前叮嘱我,若有机会,定要用这些食材做出最好的菜,告慰先烈。"
娄晓娥的神情渐渐柔和,她从手提包中拿出一块绣着兰花的手帕,轻轻擦拭陶坛边缘:"家父在南洋时,也常说起远征军的故事。"
晚宴结束后,娄晓娥独自来到后厨,陶坛里还剩半坛佛跳墙,香气依旧浓郁。
"张师傅可识得港式鲍汁焖法?"她忽然开口,目光落在陶坛底部,那里有一块褪色的商标,"香江德成行"几个字虽已模糊,却仍能看出民国时期的风格。
张建国愣了一下,随即了然,笑道:"略有耳闻。娄小姐若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