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0章 星辰之核(2 / 2)

“警告!元素提取将导致1978年科技大爆炸提前12年,时空悖论指数突破临界值。”系统界面突然在矿洞中具现,血红色的警告文字覆盖了半片矿脉。苏晴的声音同时传来:“建国,你的生命体征在异常波动!快退出来——”

他咬着舌尖保持清醒,看着悬浮在掌心的星尘正凝聚成钚-239的原子模型。罗盘突然发出蜂鸣,矿脉深处传来岩层断裂的闷响,某个封存千年的金属匣子在蓝光中浮现,表面刻着与罗盘相同的星图。

“再给我十分钟。”张建国扯开防护服领口,任由星尘顺着脖颈渗入皮肤,“把常温超导矿脉的坐标发给钱老,就说……就说敦煌的飞天,终于带回了星星的礼物。”

1964年10月16日,罗布泊的戈壁滩被烈日烤得发烫。张建国站在观测帐篷里,看着远处铁塔上的原子弹装置——比原计划增重三倍的铅制外壳下,封存着从空间核心层提取的稀有元素。

“倒计时10秒。”邓稼先的声音通过广播传来,这位戴着圆框眼镜的科学家正用手帕擦拭额角的汗,口袋里露出半截笔记本,上面写着:“昨夜梦见铁树开花,疑是祥兆。”

张建国闭上眼睛,脑海中突然浮现2003年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插图: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火焰、杨利伟微笑的脸。当倒计时数到“0”的瞬间,他掌心的罗盘突然爆发出强光,远处的地平线升起的不仅是蘑菇云,还有无数闪烁的光点,如同敦煌壁画上的飞天正踏光而来。

牧民老阿爸跪在沙地上,看着蘑菇云边缘浮现出《推背图》的卦象,金色的线条在云层中勾勒出“火起昆冈,文明重光”八个大字。莫斯科的监测站里,年轻的技术员突然从杂音中捕捉到清晰的摩尔斯电码,翻译成中文正是辛弃疾的“东风夜放花千树”。

在强光闪过的0.1秒里,张建国的意识穿越了时空。他看见1978年的北京,中关村的梧桐树下,一群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举着试管奔跑,腋下夹着《量子力学导论》;他看见2003年的酒泉,苏晴穿着白色航天服对他微笑,背后是即将发射的载人飞船;最后,所有画面汇聚成1964年的此刻,邓稼先转身握住他的手,掌心的老茧蹭过他手腕的星尘印记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