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战后研判,谋定而后动】
公元185年秋,河北大地金风送爽,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。赵信站在军帐前,望着远方天际,心中却未因胜利而松懈。斥候带来最新情报:
幽州刺史刘虞败退后,已向朝廷求援;
朝廷正调集西凉骑兵五千人北上支援;
若敌军完成集结,河北义军将再次陷入被动。
赵信召集诸将议事:
“敌军虽败,但根基尚存。”
“若等其重整旗鼓,我等仍难敌。”
“唯有先发制人,直取幽州,方能掌握主动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哗然。幽州乃北方重镇,城高池深,守军精锐,贸然进攻风险极大。但赵信早已成竹在胸:
“我们不攻城。”
“我们要让敌人自己乱。”
【制定计划:虚实结合,奔袭粮仓】
赵信决定采用“围点打援”与“断敌粮道”相结合的战术:
战略目标:
迫使刘虞分兵救援,打乱其防御部署;
突袭幽州周边粮仓,制造混乱;
引诱敌军出城追击,在野战中逐次歼灭。
行动安排:
部队任务白耳精锐(甲级)赵信亲自率领,执行核心突击任务李大眼部假意攻打安平县城,吸引敌军注意力张猛虎轻骑突袭幽州东侧三座粮仓,焚毁储备刘铁柱部设伏于幽州至涿郡之间,截击逃兵与补给
所有行动将在七日内同步展开,确保敌军无法集中应对。
【第一阶段:声东击西,调动敌军】
九月初十夜,李大眼率部突然出现在安平城外,摆出强攻姿态。刘虞果然中计,立即派遣三千步兵南下增援。与此同时,张猛虎率轻骑连夜急行六十里,悄然逼近幽州东侧的固城仓。此地为幽州最大粮仓之一,囤积粟米十余万石,是朝廷北征的重要物资基地。子时三刻,张猛虎下令发起突袭。守军毫无防备,被迅速击溃。火把四起,粮仓在烈焰中化作灰烬。紧接着,张猛虎部继续奔袭,接连焚毁涞水仓与阳乡仓,共摧毁粮食约三十万石。消息传回幽州,全城震动。
【第二阶段:赵信亲征,夜袭幽州外围】
九月十三日清晨,赵信亲率白耳精锐三百人,潜入幽州西南山林。他们伪装成流民,混入前往幽州贩卖柴薪的商队,顺利进入城郊。夜幕降临,赵信下令发动突袭。白耳兵分三路:
一路袭击城门哨岗,夺取控制权;
一路放火焚烧军械库与马厩;
一路设伏于官道两侧,阻击敌军出城部队。
此战仅用一个时辰便告结束,敌军损失惨重,城内陷入恐慌。赵信并未恋战,而是迅速撤离,留下一句传令:
“黄巾军回来了。”
“你们的粮草没了,你们的军队也不远了。”
【敌军崩溃,战局逆转】
短短数日,幽州局势骤变:
刘虞惊恐不安,频频向洛阳求援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