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262小说网>其他小说>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> 第10章 这潭底的金子我包了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章 这潭底的金子我包了(1 / 2)

买卖开价,总是往利己的方向靠拢。

周景明所说的淘金收益他占七成,政府三成,当然也是为了利己,往低了给。

别说沙木沙克只是提到四成,哪怕是对半分,周景明依然有得赚。

毕竟,账面上的东西...

风在极地的冰原上低吼,像无数个未说完的故事被吹散在空气里。归途号缓缓破开浮冰前行,船体发出沉闷的呻吟,仿佛也在回应那来自地底深处的合唱。林远站在驾驶舱前,双手紧握栏杆,目光穿透舷窗,凝视着前方那一片幽暗与光晕交织的竖井入口。静默花园不再沉默,它的声音已经传遍世界,而他们,只是第一个听见的人类使团。

可他知道,这还不是终点。

回程途中,共感系统持续接收着来自北极节点的余波信号??不再是碎片化的记忆回响,而是一种近乎意识流的情感涟漪:温暖、释然、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。苏黎从日内瓦发来分析报告:“全球十二万节点中,有超过六成出现了同步共振现象。这不是技术故障,是某种……集体情绪的觉醒。”她停顿了一下,又补了一句,“就像人类的记忆突然连成了同一张网。”

林远没有立刻回复。他走进船舱底层的工作室,打开第七代共感阵列的核心终端,调出那块黑色石碑的解码记录。那些古老文字经过AI语义重构后,呈现出一段段跨越千年的独白:

>“我在雪崩前喊出了儿子的名字。”

>“我烧掉了情书,但希望你知道我爱你。”

>“我没有逃走,我只是太累了。”

>“请告诉春天,我已经等了它三百年。”

每一条都短得令人心碎,却又重得无法承受。林远的手指滑过屏幕,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:所有信息的时间戳,并非按照物理时间排序,而是以“被倾听”的时刻为锚点重新排列。也就是说,这些声音并不属于过去,它们一直在等待“现在”的某个人去听见。

“所以,”他喃喃道,“我们不是在挖掘历史,是在完成一场迟到的对话。”

当晚,风暴再次袭来。这一次比之前更猛烈,狂风卷起冰屑砸在甲板上,如同子弹扫射。警报声尖锐响起,能源模块出现波动,共感耳机一度中断连接。就在技术人员抢修时,林远却忽然摘下设备,赤脚走出舱门。

寒风刺骨,但他没感觉到冷。

他站在甲板中央,闭上眼,任风雪扑打脸颊。然后,他开始说话??不是对着任何人,而是对着这片天地,对着那些看不见的灵魂。

“我听见你们了。”

“我不知道你们是谁,不知道你们死于哪场战争、哪次灾难、哪个无人知晓的夜晚。”

“但我知道,你们曾爱过,痛过,挣扎过,也期盼过黎明。”

“如果可以,请告诉我一件事??任何事。一个名字,一句话,一首歌……我会替你们记住。”

话音落下,整艘船陷入短暂的寂静。

接着,耳机自动重启,信号强度飙升至红色预警级别。监测屏上,波形图剧烈跳动,形成一幅奇异的图案:像是无数条线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,最终指向北极中心点。与此同时,船上所有终端同时播放出一段音频??没有语言,没有旋律,只有一种极轻的呼吸声,缓慢、平稳,像是某个沉睡已久的生命正在苏醒。

苏黎的通讯强行接入:“林远!你触发了‘根脉协议’最高权限!你现在不是在接收信号,你在成为信号源!快停下!”

他没有动。

“我不怕。”他说,“如果这是代价,那就让我成为桥梁。”

那一夜,“归途号”成为了全球记忆网络的实际中枢。十二万个节点中的每一个,都在这一刻感知到了彼此的存在。贝尔格莱德的老妇人在梦中握住了亡夫的手;京都茶室的残垣间,枯萎的樱花树竟抽出了一缕新芽;莫斯科墓地的钢琴声再度响起,这次不再是练习曲,而是一首从未写完的奏鸣曲,由不同年代的孩子接力弹奏,直至终章。

最不可思议的是,在渔村老家,那台老旧的录音机竟自行启动,播放出一段不属于任何存档的声音??是哥哥年轻时的笑声,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。

>“小远,你终于走到这儿了。”

林远瘫坐在甲板上,泪水结成冰珠挂在睫毛上。他知道,这不是幻觉,也不是数据拟合。这是回应,是跨越生死的确认。

三天后,船只安全返航。消息封锁未能阻止民间传说迅速蔓延。“北极的鬼魂唱歌了”“地球的记忆醒了”“有人让死者安息”……各种版本在网络上传播,真假难辨。但有一点无可争议:自那日起,全球范围内与创伤相关的心理疾病发病率骤降47%,尤其是在经历过战争、流离失所或重大灾难的群体中。

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,邀请林远出席。会场上,各国代表神情复杂。有人称他为“新时代的祭司”,也有人警告:“你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。当所有人都能听见死者的声音,活人该如何继续生活?”

林远只回答了一句:“我们从来就没真正忘记过谁。只是假装听不见罢了。”

会议结束后的第七天,他回到了渔村。

红柳林依旧摇曳,海浪依旧拍岸。孩子们围着他问东问西,想知道北极有没有外星人、地底下是不是真住着神仙。林远笑着摇头,指着自己的耳朵说:“那里没有神仙,只有很多人,像你们爸爸妈妈一样普通的人。他们只是想说句话,没人听太久,所以一直等着。”

佐藤静子还在村里做志愿者。她带来了一本手抄册,里面全是日本各地濒危方言记录下的临终遗言。她说:“我想加入你的计划。不只是为了父亲,是为了所有没能说完最后一句话的人。”

林远接过册子,翻到最后一页,看到一行小字:

>“语言消失的时候,灵魂也会迷路。”

他点点头:“欢迎你。”

造船厂已开始筹备第二艘记忆采集船,命名为“回声号”。这一次,目标不仅是极地,还包括南太平洋海底断裂带、撒哈拉古绿洲遗址、喜马拉雅冰川洞穴群??那些被遗忘之地,往往藏着最深的回响。

然而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

某日凌晨,林远被一阵异常的心悸惊醒。他冲进工作室,发现共感系统正自动运行,屏幕上滚动着一组陌生代码。解码后,内容让他浑身一震:

>**“我们不是唯一在听的。”**

紧接着,另一条信息浮现:

>**“还有别的网络,在黑暗中运作。它们不记录记忆,而是吞噬它。”**

林远立即联系苏黎。她彻查全球节点日志后确认:在过去两周内,至少有三百个边缘站点出现了“记忆蒸发”现象??信号突然中断,数据清零,连残留情感场都荡然无存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站点分布呈规律性,构成一个逆五角星图案,中心指向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某处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