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结束,工作人员鼓掌。林小凡致谢时突然踉跄了一下,被周岩迅速扶住。
“送医院。”周岩咬牙。
“不行。”他推开,“晚上还有线上答疑,三百多名志愿者等着。”
“你这是在透支!”
“我知道。”林小凡喘息着笑,“可你看,今天又有两个县主动申请加入计划。有个村小老师打电话来说,他们开始用‘心情天气预报’代替点名了。一个总打架的男孩,今天举手说:‘我今天是沙尘暴,但快转晴了。’”
周岩怔住,眼眶发热。
当晚八点,线上会议室灯火通明。林小凡强打精神主持答疑,讲解如何处理家长阻挠。“记住,很多父母不是不爱,是不懂。他们自己就是被‘棍棒底下出孝子’打大的。我们要做的,不是批判,是翻译??把‘抑郁’翻译成‘心里结冰了’,把‘焦虑’翻译成‘肚子里有小老鼠啃’。”
答疑接近尾声,一名甘肃志愿者举手:“林老师,有个孩子说他梦见妹妹淹死了,醒来发现枕头湿了。他不敢告诉家人,怕被说‘诅咒亲人’。我该怎么帮?”
林小凡轻声说:“告诉他,梦是心灵的清洁工。它让你提前哭了一场,其实是保护了你。然后让他画一幅‘妹妹笑着游泳’的画,贴在床头。每当噩梦再来,就指着画说:‘你看,她游得多好。’”
散会后,他瘫坐在椅子上,冷汗浸透衬衫。手机震动,是赵小芸发来的照片:她和母亲并肩坐在书桌前,两张日记本摊开,左边写着“今天数学考砸了,我觉得自己是废物”,右边是母亲的字迹:“宝贝,我不是完美的妈妈,但我愿意学着不做伤害你的事。”
他回复:“替我抱抱她。”
然后打开邮箱,开始整理各地传来的“心情日记”精选。朵朵的新日记让他停下:
“4月15日,雨转晴。我把乌龟挖出来看了看,土里的纸条不见了。奶奶说,树还没长出来,但风已经在唱歌了。我信。”
他保存文件,新建文档,标题为《给未来的信》:
>“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,请继续播放阿亮的录音。
>请让那幅‘掉下去’的画挂在每间教室。
>请记住,最勇敢的从来不是痊愈的人,而是带着伤还在奔跑的人。
>我们无法消灭黑夜,但可以让每个守夜人知道??
>你举着的灯,正照亮另一个人睁眼的瞬间。”
写完已是凌晨四点。他服下最后一粒救心丸,望向窗外。东方微亮,槐花依旧飘落,像无声的雪。
闹钟响起前,他已煮好粥,换了新鞋带。镜中人苍白如纸,却笑意温厚。
“准备出发。”他对周岩说。
车队驶向下一个县城途中,收音机播报新闻:“近日,多地中小学陆续开设‘情绪气象站’专栏,学生可用图画或天气符号表达每日心情……专家称此举显著降低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……”
张莉回头看他:“林老师,我们真的在改变一些东西。”
“不是我们。”他望着窗外飞逝的田野,“是那些敢说‘我不快乐’的孩子们,在改变这个世界。”
车轮滚滚向前,穿过隧道,冲破晨雾。一座座沉默的村庄在阳光下苏醒,墙上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些彩色涂鸦:乌龟背着信爬山,小树顶开巨石生长,无数双手托起坠落的身影。
他知道,这些都不是官方项目。是老师们自发画的,是孩子们一笔笔添上的。
接近目的地时,手机响起。陌生号码。
“林老师……我是阿亮。我爸昨天喝醉了又要打我,我躲进厕所,给他发了那段录音。我以为他会撕手机……但他听完后坐在院子里哭了,说‘原来我儿子早就喊救命了’。他还说,要戒酒,要回来陪我……”
少年的声音带着不敢相信的颤抖,“林老师,这是真的吗?”
林小凡闭上眼,泪水滑落。
“是真的。”他轻声说,“因为痛苦被听见的那一刻,改变就已经发生了。”
挂断电话,他缓缓打开药瓶,倒出最后一点粉末舔净。他知道,心脏随时可能停摆。
但他也知道,有些种子一旦埋下,春天就再也无法被阻止。
车队停稳,车门打开。一群年轻的实习教师跑过来迎接,手里举着横幅:“欢迎守夜人!”
林小凡走下车,风吹起他宽大的衣角,像一对残破却执意飞翔的翅膀。
他举起手,微笑。
“今天的第一课,”他说,“我们来学怎么拥抱自己。”
远处,山峦静默,朝阳如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