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越客户里有人也想试试,李老连忙下来让位。
看着客户握着方向盘试驾,杨卫国悄悄碰了碰李老的胳膊,两人眼里都藏着一丝期待——这单要是能成,也算没白来这一趟,更重要的是,这或许就是他们追赶的起点。
南越客户的目光在那台带绞盘的手扶拖拉机上停留了许久,手指反复摩挲着绞盘的链条,嘴里不停用越南语跟同伴念叨,语气里满是惊奇。
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客户拉过翻译,指着四驱切换的操纵杆,连说带比划:“这个切换真的这么方便?在泥泞地里也能立刻起效?”
李老往前一步,干脆直接上手操作,只见他轻轻一扳操纵杆,机器侧面的齿轮发出“咔哒”一声轻响,他拍了拍机体:“您瞧,就是这么简单!咱们这设计,专门针对山路和泥地,越南雨水多,沟沟壑壑多,这四驱一启动,抓地力立马翻倍,打滑?不存在的!”
他特意加重了“南越”两个字,显然是听杨卫国提过那边的地形,特意往客户的需求上靠。
另一个客户却把注意力转到了旁边那台突突作响的8匹马力小单缸机上,凑近了听声音,又伸手摸了摸缸体,对翻译说:“这小机子看着不起眼,声音挺扎实,油耗怎么样?我们那边路况复杂,省油是关键。”
杨卫国见状,干脆凑过去把油门拧大了些,机器的轰鸣瞬间变得浑厚。
李老立刻接过话头,报出一串精准的数字:“空载油耗每小时不到两升,满载也超不过三升!缸体是加厚铸铁的,耐磨损,转速稳定在2200转,扭矩能到30牛·米,拉个一两吨货轻松得很!”
正说着,那客户突然问:“这机子能不能改船用?我们那儿河道多,有时候得用船运东西。”
李老眼睛一亮,赶紧从包里翻出另一本宣传册,指着其中一页:“您可问着了!这款设计时就考虑过船用改装,预留了传动接口,换个螺旋桨配件就行,连支架都不用大改,我们厂里有现成的改装方案!”
两个南越人对视一眼,凑在一起叽里呱啦地商量起来,语速又快又急,杨卫国竖着耳朵也听不明白,只能看到他们时不时点头,脸上带着明显的满意。
过了好一会儿,戴眼镜的客户转向翻译,语气肯定地说:“跟他们说,带绞盘的四驱拖拉机,我们要500台;这个8匹马力的小单缸机,我们订5000台!”
“5000台?!”
杨卫国感觉心脏猛地一跳,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,扭头看李老,老爷子也愣了一下,随即眼里爆发出抑制不住的光,两人对视的瞬间,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震惊和狂喜。
杨卫国赶紧拽过旁边的小王:“快!去把李怀德和梁光雄找来!就说有大生意,马上过来!”
小王跑得飞快,过了好一阵子才气喘吁吁地领着人回来,李怀德一边擦汗一边问:“啥好事这么急?”
等翻译把订单量一说,李怀德眼睛瞪得溜圆,嘴里的烟都掉了:“五千台?!这……这可不是小数目啊!”
梁光雄显然懂越南语,立刻上前跟客户攀谈起来,确认订货量、规格、付款方式,聊了好一会儿才转过来问杨卫国:“杨厂长,你们这产能跟得上吗?五千台,可不是个小数目。”
杨卫国挠了挠头,实话实说:“梁市长,不瞒您说,这机子目前还没量产,展台上这个是我们的研发样品。”
“啥?”
梁光雄眼睛都直了,嗓门一下子提了起来,“你们拿样品来参展?这……这五千台怎么交?”
杨卫国倒是一脸坦然,一摊手:“这好办啊,只要他们定金到账,我们马上组织生产,很快就能做出来。”
“很快是多快?”梁光雄追问。
杨卫国下意识转头看向李老,等着他拿主意。
李老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,显然是觉得他把难题扔给自己,却还是往前站了一步,准备跟梁光雄细说生产线的安排——毕竟这单子,他们说什么也得接下来。